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背景图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2025年非中医类医院中药学发展学习班暨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中药院内制剂研发及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25-10-31 来源: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中医药在各类医疗机构规范应用”的工作部署,结合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特色与非中医类医院中药学发展实际需求,由我院、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深圳市中医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鲜药专委会、中药炮制专委会及中药临方制剂专委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煮散专委会、中药制剂创新与应用专委会、膏方专委会、整合生殖专委会,以及深圳市药学会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与创新专委会共同协办的2025年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非中医类医院中药学发展学习班”暨“2025年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中药院内制剂研发及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于10月26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办。

640 (3).jpg

  我院党委书记吴波出席并致辞,何珊主任中药师主持开幕式。

  吴波书记代表医院向现场及线上参会的专家、同仁表示欢迎,指出中医药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宝贵资源,在妇幼健康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将中医药融入现代妇幼医疗体系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我院中药房在始终坚持“中药饮片质量是疗效的根基”的基础上,自2020年起,从零起步,逐步实现膏方、煮散、外用洗剂、合剂等多种形式的中药临方制剂服务,协定方与个性化个方双轨并行的服务模式,更创新传承汉代仲景《伤寒论》“㕮咀”古法,推出特殊煎煮服务——煮散煎,让“药尽其用”的先贤智慧在当代焕发生机。短短几年实现年均20%以上的服务增长,获得多个西医科室的广泛认可,真正实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融合,既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也为医院发展注入新活力。期望学员们以本次学习班为契机,交流互鉴,共同探索非中医类医院中医药发展新路径。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国内中医药领域专家进行精彩授课和分享。原我院副院长孟庆春教授带来《中医胎育学形成与发展的启示》,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探讨人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梅全喜教授讲授《儿科中成药安全性与临床风险防控》,分享儿童用中成药的安全和风险防控;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梁奇教授以《医疗机构鲜药管理规范》为例,围绕《团体标准制定与推广全流程实务》进行分享;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药剂科主任龚又明教授分享《岭南特色炮制漫谈》,聚焦“岭南特色炮制”,介绍岭南地区特有的炮制技艺。

  在分会场,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卞勇教授、东阳光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钱正明教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药制剂研究室兼药学部主任张建军教授、《亚太传统医药》杂志执行主编王尚勇教授以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吴家满教授分别就《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鲜冬虫夏草(繁育品)研究进展》《制剂开发中药处方临床证据的形成经验》《医药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中医药科研思路及项目申请书撰写》等专题进行授课,内容丰富多元,为参会者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盛宴。

  深圳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中药室主任原文鹏教授、我院药剂科主任常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药学部主任周本杰教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务副院长杨光义教授、我院中医科主任宁艳教授、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邱绿琴教授、深圳市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主任张尚斌教授、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药学部学科带头人陈琴华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药学部主任吴俊标教授等专家就授课内容进行了深度点评。

  本次学习班不仅是中医药知识与实践的交流平台,更强化了区域中医药学术联动,为非中医类医院拓展中医药服务、提升科研能力提供新思路,为推动非中医类医院中药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对扩展学员专业视野,加强深圳市中医药学术交流,探索中药学发展道路,促进非中医类医院中药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院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常态化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贡献“妇幼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