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前筛查服务管理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管理深圳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及高通量基因检测21、13、18-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项目,提高项目服务质量,8月22日,我院举办2025年深圳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培训班暨高通量基因检测21、13、18-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项目培训班。
培训班现场 此次培训班主要针对各区(新区)项目负责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机构项目管理人员、产前诊断中心、产前遗传咨询门诊、医学遗传中心、中心实验室、检验科技术人员。200余人参加线下培训,3000余人线上参与。 我院医学遗传中心刘文兰主任主持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和高龄孕妇比例上升,出生缺陷防控已成为妇幼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要求,必须完善产前筛查与诊断网络,对合作的产前筛查机构进行深入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确保筛查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次培训旨在依法依规开展及规范技术操作,统一流程,减少漏诊误诊;推广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强化多学科协作,推动临床遗传咨询、实验室检测、政策管理等专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深圳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质量。 刘文兰主任致辞 培训班邀请多位资深医生授课。深圳市人民医院胡芷洋主任深入探讨唐氏综合征筛查流程优化方案。我院靳淑雁主任详细讲授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管理新要求,刘文兰主任讲解携带者筛查相关知识,袁鹰主任围绕罕见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进行授课,罗彩群医生分享具有代表性的遗传咨询案例,陈武斌医生介绍新型分子核型技术的应用经验,张瑚医生以智能化赋能细胞遗传为主题进行授课。 授课结束后,深圳多家产前诊断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了一场关于分子技术是否可以取代核酸的专题讨论。 医生们精彩授课
通过学习,学员们系统掌握了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的最新管理规范和理论知识,对各类遗传疾病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及前沿技术应用有了更深入理解。为今后在工作中规范开展相关业务、精准应对复杂病例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提升深圳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工作水平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