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为促进女性生育力保护及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多学科发展,由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2024年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多学科学习班暨生育力保护新技术研讨会”于11月2日至3日在我院召开。
开幕式上,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钟山教授致辞,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姚吉龙教授作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周霞平教授主持。
钟山教授致辞 姚吉龙教授工作总结 周霞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2024年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生育力保护新技术研讨会
11月2日为“2024年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生育力保护新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13位教授围绕生育力保护及妇产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苏放明教授讲授《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的措施及手术技巧》,指出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的手术中需止血彻底,强调以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主,出血多、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及时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生命。
盛修贵教授线上讲授《卵巢上皮癌手术治疗》,强调卵巢癌手术特别是对初治患者,遵守无瘤原则很重要,选择腔镜应严格掌握指征。早期患者应行分期手术,晚期患者宜采取减瘤术或姑息性手术。
吴瑞芳教授讲授《子宫疾病生育力保护与重塑生育力手术》,结合临床经验重点讲述假包膜内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和PUSH手术治疗弥漫型子宫病变的手术技巧,充分保护女性生育力。
赵卫华教授讲授《剖宫产术后腹腔内出血诊治报告》,通过一例亲身救治的三次剖宫产患者术后反复出现腹腔内出血案例,指出产科医生需严格把握非计划再次手术指征,重视多学科协作,把握孕产妇治疗原则主动权。
张帝开教授讲授《阴道微生态失衡对生育力影响》,详细介绍阴道微生态失衡与不良妊娠结局、早产、流产的相关性,呼吁进一步探讨阴道微生态与生育力的关系。
苏放明教授授课 吴瑞芳教授授课
盛修贵教授授课
赵卫华教授授课 张帝开教授授课
姚吉龙教授讲授《绝经后子宫内膜问题的认识与管理》,详细介绍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处理原则,强调对于绝经后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病变需及时诊断、科学处理,结合个体情况指导决策。
姚书忠教授讲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注意事项》,强调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生存率。无瘤原则和病灶彻底切除应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首要原则。
尧良清教授讲授《卵巢癌转移至上腹部手术:超根治术》,通过多个手术视频展示上腹部手术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出上腹部转移是晚期卵巢癌满意减瘤术的一道坎,MDT手术能力和团队支持是完成满意超根治术的重要保障。
朱元方教授讲授《构建安全体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高危妊娠预防预警管理体系建设、危重症孕产妇规范救治能力建设以及问题为导向的评审督导机制建设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安全体系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
姚吉龙教授授课 姚书忠教授授课
尧良清教授授课 朱元方教授授课
林建华教授讲授《妊娠合并脓毒血症的管理》,从脓毒血症定义和诊断、辅助检查指标、脓毒血症或休克的处理原则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建议对怀疑脓毒血症的孕妇尽早给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和液体复苏,终止妊娠应依据产科指征。
王沂峰授讲授《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问题与思考》,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提出采用宫颈“图钉形”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不同方式的宫颈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术后进行孕期宫颈环扎的手术技巧。
吴雪清教授讲授《子宫腺肌症与盆腔自主神经》,指出盆腔神经损伤可导致子宫腺肌症,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提示子宫腺肌症病灶的神经组织过度紊乱再生,滋养血管明显增厚变窄,神经介质分泌过多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有关。
李长忠教授讲授《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中国专家共识》,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及手术策略。术后辅助治疗需考虑卵巢功能保护及进行生育力评估和遗传咨询,积极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并把握好术后妊娠时机。
林建华教授授课 王沂峰教授授课
吴雪清教授授课 李长忠教授授课
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多学科学习班
11月3日举办的“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多学科学习班”,13位教授围绕“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鲍时华教授讲授《免疫与早产》,详细讲解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和诊断原则,结合具体疑难案例,分别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作系统阐述。
陈慧教授带来《反复妊娠丢失遗传咨询》,结合病例分享对进行遗传学筛查的人群,以及通过哪些检测手段进行检测作详细讲述。
王琼教授讲授《免疫性复发性流产:过去、现在、未来》,梳理从1954年开始国内外的生殖免疫发展,并介绍其团队在生殖免疫的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钟兴明教授带来《从母胎界面探讨PCOS不良妊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讲解PCOS母胎界面的病理生理及其机制,为深入了解该疾病及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黄楷教授讲授《血栓检测在妊娠期VTE防治中的应用》,从育龄期易栓女性临床病例切入讲授血栓标志物在易栓症中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吴淑花教授带来《易栓症患者孕期抗凝管理的病例分享》,从易栓症的定义、诊断等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临床特殊病例,提高我们对易栓症的识别及高危患者的警惕。
赵爱民教授讲解《抗心磷脂抗体的最新指南解读》,针对最新指南诊断原则的更新及用药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
鲍时华教授授课 陈慧教授授课
王琼教授授课 钟兴明教授授课
黄楷教授授课 吴淑花教授授课
赵爱民教授授课
付志红教授从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关系、薄型子宫内膜相关因素、薄型子宫内膜降低冷冻周期妊娠率原因、冷冻周期薄型子宫内膜处理等方面讲述《冷冻周期薄型子宫内膜的处理》。
于燕教授讲授《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疗思路》,分别从概述、诊断、期待治疗探讨、再次妊娠监护等方面阐述不同孕周PPROM的诊疗原则。
李雪梅教授讲授《反复种植失败的内膜因素新进展》,分别从反复种植失败(RIF)的定义、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微生物检测等方面阐述RIF患者的诊治仍是棘手难题,有很大研究空间。
刘冬舟教授讲授《风湿免疫病与妊娠》,指出风湿免疫病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可能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同时造成疾病进展。风湿免疫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并且严密监测的情况下可安全妊娠。
姚吉龙教授讲授《长期管理视角看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出内异症应被看作是一种需要以最大限度使用药物治疗,避免反复手术为目标进行终身管理的一种慢性疾病,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并进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
吴晓霞教授讲授《遗传性疾病的筛查与指导》,详细讲述遗传疾病的类型、常见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要点,强调遗传筛查前后均要进行遗传咨询,并告知残余风险,充分讨论生育方式或干预方式的制定。
付志红教授授课 于燕教授授课
李雪梅教授授课 刘冬舟教授授课
姚吉龙教授授课 吴晓霞教授授课
最后,姚吉龙教授总结指出,本次大会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多元化的学术盛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生育力保护以及生殖免疫与遗传优生多学科领域新理念、新技术以及妇产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对临床指导和帮助作用很大,指引临床医师获得新启发。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生育力保护、生殖免疫等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推动达成生育力保护、遗传优生以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目标。希望今后通过更多学术交流,促进妇产科事业进一步发展。
主持人风采
▼
大会现场
专家和工作人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