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2024年9月22日,省级阴道镜质控与下生殖道病变规范化诊疗培训班暨医防融合妇产科学项目培训班及深圳市宫颈癌防治中心第三十三期学术活动以线上+线下形式在我院举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飞教授讲授《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的细节探讨》,强调阴道镜医生应结合患者病史、HPV检测结果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注意观察宫颈上皮与血管的细微变化,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避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讲授《HPV疫苗与宫颈癌防控》,指出现阶段以推进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与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是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需关注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讲授《HPV 阳性人群分流策略研究展》,介绍了免疫组化、甲基化检测、E6E7mRNA检测及整合检测等分流方法的原理、意义及应用场景。
陈飞教授线上授课 李小毛教授授课 隋龙教授线上授课 我院刘剀主任医师讲授《宫颈癌筛查的精准分流》,甲基化检测是筛查结果异常患者可采用的一种分流策略,可减少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同时协助阴道镜医生降低漏诊风险;赵娟副主任医师讲授《子宫颈镜下早期浸润性癌的诊疗》,从年龄、生育需求、合并妊娠与否、是否保留内分泌功能等方面介绍目前宫颈早期浸润性癌的治疗选择;夏蓉主任医师讲授《光动力治疗在宫颈病变管理中的规范应用》,介绍光动力疗法的原理、适应证、治疗流程以及在宫颈病变管理中的应用;熊瑛主任医师讲授《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诊疗进展》,结合最新文献介绍外阴硬化性苔藓疾病特征的最近进展及临床治疗方案;张雁瑞副主任医师讲授《下生殖道病变二分类的病理特征及P16、Ki67免疫组化指标的应用价值》,介绍下生殖道鳞状上皮前驱病变的命名变化,结合临床案例讲解LSIL、HSIL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P16、Ki67的结果判读;胡海燕主任医师讲解《网络阴道镜质控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推广》,可逐步实现区域内阴道镜检查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提升阴道镜检查质量。 刘剀主任医师授课 赵娟副主任医师授课 夏蓉主任医师授课 熊瑛主任医师授课 张雁瑞副主任医师授课 胡海燕主任医师授课 我院古衍主任医师、都红蕾主任医师、孔艳青副主任医师、刘丽敏副主任医师、史健副主任医师及龙岗区杨艳副主任医师分别担任主持。 古衍主任医师主持 都红蕾主任医师主持 孔艳青副主任医师主持 刘丽敏副主任医师主持 史健副主任医师主持 杨艳副主任医师主持 胡海燕主任总结表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医疗工作推进的总体要求,需要持续推进宫颈专科的规范化建设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