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彭某某,女,29岁,因“未避孕未孕3年”于2017年4月21日初诊 。
患者近3年未避孕未孕。平素月经28至30天1行,经期5天,量中等,色鲜红,无血块,无痛经, LMP2017.3.31 ,经量中,色鲜红。孕1产0人流1,2010年人流1次。 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颈口未见明显上翘,子宫后位,大小正常,无压痛,双附件无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 2015年4月17日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迂曲,粗细不均,考虑双输卵管炎。2015年4月19日 UU ,MH ASAB,EMAB均正常。2015年5月8日TSH 2.23,单位 FSH 11.22 mIU/ml, LH 3.11 mIU/ml, P 0.5 ng/ml, T 0.23 ng/ml, E2 26 ng/ml, PRL 24.40 ng/ml。2016年6月2日 AMH 2.01 ,2016年6月8日 FSH 7.03 mIU/ml, LH 2.45 mIU/ml, E2 35 ng/ml。2016男方精液常规未见异常。2017年3月7日B超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内膜厚6mm。
中医诊断:不孕症
辨证: 肾虚肝郁兼血瘀
西医诊断:1.不孕症(继发不孕)2.双侧输卵管炎
治法:补肾调肝
处方:
中药:桑寄生15g 菟丝子20g 续断15g 党参20g 黄芪20g
茯苓20g 白术20g 山药20g 山茱萸20g 陈皮6g
甘草6g 炒麦芽20g 白芍2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二诊:2017年4月27日
右胁肋刺痛,有乳房胀,大便稀,每日1次,色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兼血瘀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
处方:
中药:柴胡10g 白芍15g 赤芍15g 炒白术20g 甘草5g
丝瓜络15g 路路通15g 丹参15g 黄芪20g 香附10g
乌药10g 大血藤30g 败酱草30g 桂枝15g 杜仲2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三诊:2017年5月12日
LMP2017.4.31,5天干净,经量中,色鲜红,血块无,痛经无,舌黯红苔白腻脉弦细。服用中药后大便稀,每日1次。5月12日(月经第13天)B超右卵泡20×16mm,内膜C5mm。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兼血瘀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
处方:
中药:柴胡10g 白芍15g 山药20g 炒白术20g 甘草5g
丝瓜络15g 路路通15g丹参15g 黄芪20g 香附10g
乌药10g 大血藤30g 败酱草30g 桂枝15g 杜仲20g
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中成药:固肾安胎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
四诊:2017年6月2日
LMP5.28,未干净,经量中,色黯红,血块无,痛经无,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兼血瘀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活血
处方:
中药:柴胡10g 白芍15g 黄芪30g 枳实10g 甘草5g
丝瓜络15g 路路通15g丹参15g 王不留行15g香附10g
当归15g 大血藤30g 败酱草30g桂枝15g 蒲公英3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五诊:2017年6月13日
6月10日白带多,6月12日右下腹隐痛,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6月12日妇检:右附件压痛(+)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压痛。
中医诊断:1.盆腔炎 2. 不孕症
辨证:湿热瘀阻
西医诊断:1.盆腔炎性疾病 2.不孕症(继发不孕)
治法: 清热祛湿活血止痛
处方:
中药:柴胡10g 白芍15g 黄芪30g 升麻10g 甘草5g
金银花15g 白术20g 丹参15g 大青叶15g 香附12g
当归15g 杜仲20g 木香5g 蒲公英30g 连翘15g
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六诊:2017年6月19日
服药后大便每日1-2次,无腹痛,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6月19日妇检:子宫后位,无压痛,双附件未见压痛。
辨证:湿热瘀阻
治法: 清热祛湿活血止痛
处方:
中药:柴胡10g 白芍15g 黄芪30g 升麻10g 甘草5g
金银花15g 白术20g 丹参15g 大青叶15g 香附12g
当归15g 杜仲20g 木香5g 苍术15g 连翘15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七诊:2017年6月28日
停经31天,自测尿HCG(+),牙痛,无阴道出血,无腹痛及腰酸。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滑。6月28日 P 30.70 ng/ml,HCG 1058 mIU/ml。
中医诊断:1. 牙痛 2.早孕? 3.异位妊娠待排
辨证:胃火上炎
西医诊断:1. 牙痛 2.早孕?3.异位妊娠待排
治法:清胃火止痛
处方:
中药:升麻10g 黄连5g 生地黄15g 柴胡15g 黄芩15g
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术20g 陈皮5g 菟丝子15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八诊:2017年7月1日
停经34天, 6月30日阴道少量出血,咖啡色,至今未净,无腰酸,有疲倦,牙痛减轻,舌稍红苔薄白脉弦细滑。7月1日P 27.8ng/ml, E2 498ng/ml, HCG 4340IU/L,甲功3项正常。
中医诊断: 1.胎动不安? 2.异位妊娠待排 3.牙痛
辨证: 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 1.先兆流产? 2.异位妊娠待排 3.牙痛
治法:补肾健脾安胎止血
处方:
中药:桑寄生15g 菟丝子20g 续断15g 党参20g 黄芪20g
茯苓20g 白术20g 山药20g 山茱萸20g 苎麻根15g
陈皮6g 甘草6g 黄芩15g 白芍20g 仙鹤草30g
藕节炭20g
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九诊:2017年7月10日
停经44天,服药后无阴道出血,无腰酸及腹痛,右侧牙痛,舌稍红苔薄白脉弦细滑。7月8日P20.99 ng/ml, E2 622 ng/ml, HCG 31229 IU/L,B超宫内孕,见卵黄囊及细小胚芽,未见胎心。
中医诊断: 1.胎动不安 2.牙痛
辨证: 脾肾两虚兼胃火上炎
西医诊断: 1.先兆流产 2.牙痛
治法:补肾健脾安胎兼清胃火止痛
处方:
中药:升麻10g 黄连5g 生地黄15g 柴胡15g 黄芩15g
女贞子15g 墨旱莲15g白术20g 陈皮5g 菟丝子15g
续断15g 芡实20g
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十诊:2017年8月9日
患者治疗后牙痛消失,2017年8月9日患者孕10周1天,无阴道出血,无腹痛及腰酸。8月2日B超宫内孕9周1天,见胎心。8月9日 P28.02 ng/ml, E2 1837 pg/ml。
【按语】
1.输卵管炎的治疗
患者人工流产1次,后继发不孕,平素月经规则,男方精液正常,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迂曲,粗细不均,考虑双输卵管炎。考虑不孕的因素可能与输卵管炎相关。
肾主生殖,不孕症多从肾论治,王俊玲主任认为输卵管炎中医病机多为湿、热、瘀三者互结,导致气机阻滞,胞脉瘀阻。舌淡红苔薄白考虑湿热不明显,脉弦细为气滞血瘀的表现。综观舌脉证辨证为肾虚肝郁兼血瘀。一诊正值黄体期,给予补肾调肝助孕。二诊三诊患者肝气阻滞明显,出现右胁肋刺痛,乳房胀,肝木克脾土,脾虚有湿故大便稀,舌苔白腻脉弦细。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兼血瘀,选用柴胡、香附、丝瓜络、路路通、王不留行、乌药疏肝理气通络,白芍、当归养肝柔肝,丹参、赤芍凉血活血、黄芪、炒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桂枝温经通络,杜仲补肾。大血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痈排脓,是治疗盆腔炎常用的药对。 治疗的过程中可能是调动了机体的免疫力,正邪相争,患者盆腔炎急性发作,白带多,右下腹隐痛,考虑热毒较前明显,中药加强清热解毒止痛。急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内痈的范围,改用的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肿散结,加用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驱邪扶正,治疗5天后腹痛消失,妇检双附件无压痛,不孕3年治疗2月余获得妊娠。在临床中我发现有部分患者急性盆腔炎治愈后很快怀孕,考虑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治好了盆腔炎有利于妊娠,二是可能炎症之后免疫反应有利于胚胎种植。
2.妊娠期牙痛的治疗
妊娠期牙痛也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孕期需要谨慎用药,口腔科一般也不予治疗,很多孕妇来寻求中医治疗。王俊玲主任认为妊娠期牙痛多属于胃火上炎,因为妊娠期间阴血养胎,阴血常不足,容易生热。再加上体瘦之人,素体阴虚,更容易孕后生热。或者孕期过食辛辣、煎炸食物也容易助热。患者除了牙龈肿痛,可伴有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的表现。王俊玲主任多采用清胃散加减治疗,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清胃散主治胃火牙痛。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本患者妊娠后出现牙痛,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滑,辨证属于胃火牙痛,我也依照王俊玲主任的经验,采用清胃散进行治疗。因为考虑患者处于妊娠期,清胃散去掉当归,加入柴胡、黄芩清肝胆火以助清胃火,女贞子、墨旱莲滋肝肾之阴,菟丝子补肾安胎,白术、陈皮健脾和胃,清补兼施,治病与安胎共举,服药7剂牙痛减轻,因后来出现先兆流产,改方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安胎止血,患者服用温补中药再次出现牙痛,仍选用清胃散加减治疗后牙痛消失,说明清胃散治疗妊娠期胃火牙痛有确切的疗效。
(刘昱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