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进入关怀版
背景图
首页 > 医疗特色 > 重点专科 > 中医妇科 > 王俊玲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特色病案

中医妇科

验案三十:原发不孕、异常子宫出血

  患者徐某,女,30岁,因“未避孕未孕3年”于2020年6月17日初诊。

  患者平素周期7/35-38,量中,无痛经,LMP 2020.6.14,无痛经。孕0产0,近3年未避孕,有孕求。舌瘀紫苔薄白脉细涩。

  辅助检查:2019年8月造影检查示:双侧输卵管通畅。男方弱精,左精索静脉曲张。2020年6月17日(月经第4天)查FSH 7.09IU/L,LH 10.21IU/L,PRL 26.84ng/ml,T 0.71nmol/L,E2 35.95pg/ml,2020年6月10日男方精液示: PH7.0,精液活力:A+B 38.1%.

  中医诊断:1.不孕症 2.月经后期

  辨证:肝郁脾虚痰湿血瘀

  西医诊断:1.不孕症(原发不孕) 2.异常子宫出血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疏肝活血调经助孕

  处方:

  中药:当归 10g    白芍 10g   川芎 6g     白术 10g  泽泻 10g

  茯苓 10g    鸡血藤 15g 山萸肉 15g  山药 10g  熟地 30g

  巴戟天30g  甘草 3g   

  颗粒剂, 7剂, 日1剂,分2次冲服。

  2.西药:克罗米芬片, 每次5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5天。

  二诊:2020年6月24日

  月经第11天,无特殊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瘀紫苔薄白脉细涩。辅助检查:今日B超:子宫内膜 7mm,左侧卵泡 12×13mm。

  辨证:肝郁脾虚痰湿血瘀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疏肝活血调经助孕

  处方:

  中药:当归 10g    白芍 10g    川芎 6g    白术 10g  泽泻 10g

  茯苓 10g    鸡血藤 15g  益母草 15g 丹参 10g   牛膝 10g

  巴戟天30g  甘草 3g   

  颗粒剂, 4剂, 日1剂,分2次冲服。

  三诊:2020年6月28日

  月经第15天,无不适,舌暗红苔黄脉滑。辅助检查:今日B超: 子宫内膜10mm,右侧卵泡20×17。

  辨证及治法同前

  处方:守上方继续治疗4天。

  四诊:2020年7月2日

  LMP 2020.6.14,今日月经第19天,基础体温上升1天,无其它不适,舌暗红苔薄黄,脉滑。辅助检查:今日B超:子宫内膜12mm。

  辨证及治法同前。

  处方:

  西药:黄体酮胶囊, 每次100mg,每日2次,连用10天。

  五诊:2020年7月19日

  女方病历:

  LMP 2020.6.14, 现月经未来潮舌暗红苔白,尺脉沉。辅助检查:今日(月经第36天)查P 0.8ng/ml,E2 10pg/ml,HCG 0.2IU/L。

  辨证:瘀滞胞宫

  治法:活血通经

  处方:

  中药:小茴香 12g   白芍 10g    川芎 12g   炮姜 6g     桂枝 12g

  当归 10g     牛膝 10g    丹参  10g  延胡索 10g  川楝子 10g

  甘草 3g      香附 10g

  颗粒剂,5剂,日1剂,分2次冲服。

  男方病历:

  男方无特殊不适。舌红苔黄,脉弦数。2019年1月5日查精液常规a+b=5%+10%,彩超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中医诊断:男性不育症

  辨证:下焦湿热

  西医诊断:1.男性不育症 2.弱精子症3. 精索静脉曲张

  治法:活血祛湿通络

  处方:

  中药:粉萆薢 10g  黄柏 12g    车前子 15g  茯苓 10g  苍术 10g

  水蛭 3g     莲子  10g   石菖蒲 6g   丹参 10g  甘草 3g

  地龙 10g

  颗粒剂,14剂,日1剂,分2次冲服。

  六诊:2020年7月29日

  LMP 2020.7.18,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脉沉。辅助检查:今日(月经第12天) B超:子宫内膜 7mm,右侧卵泡 15×17mm。

  中医诊断:1.不孕症 2.月经后期

  辨证: 肝郁脾虚痰湿血瘀

  西医诊断: 1.原发性不孕症 2.异常子宫出血

  治法: 健脾祛湿化痰,疏肝活血调经助孕

  处方:

  中药:当归 10g    白芍 10g    川芎 6g     白术 10g  泽泻 10g

  茯苓 10g    鸡血藤 15g  益母草 15g  丹参 10g  牛膝 10g

  甘草 3g     巴戟天30g

  颗粒剂,4剂,日1剂,分2次冲服。

  七诊:2020年8月2日

  LMP 2020.7.18,舌淡红苔薄,脉滑。辅助检查:今日(月经第16天)B超: 子宫内膜 14mm,右侧卵泡30×26mm。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活血通络,调经助孕

  处方:

  中药:桂枝 12g    茯苓 10g   赤芍 10g  丹参 10g  桃仁 10g

  巴戟天30g   三棱 10g  莪术 10g  牛膝 10g   益母草 15g

  甘草 3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西药:HCG针, 10000U,肌注。

  八诊:2020年8月19日

  LMP 2020.7.18 稍觉腹痛,舌淡红苔薄,脉滑。辅助检查:今日P 40.2ng/ml,E2 616pg/ml,HCG 690.4IU/L。甲功正常。

  中医诊断:1.胎动不安? 2. 异位妊娠待排

  辨证:脾虚夹血瘀证

  西医诊断: 1.早孕?  2.异位妊娠待排

  治法:健脾祛湿安胎

  处方:

  中药:当归 10g    白芍 10g   川芎 6g     白术 10g  泽泻 10g

  茯苓 10g   鸡血藤 15g  益母草 15g  党参 10g  熟地黄 10g

  甘草 3g    山药 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九诊: 2020年9月9日

  无特诉不适,8月26日P 40.2ng/ml,E2 453pg/ml,HCG 15651IU/L。彩超示宫内早孕,孕囊14×10mm,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9月9日P 36.4ng/ml,E2 2417pg/ml。今日彩超示宫内早孕,孕囊39×29mm,胚芽长约8mm,可见心管搏动。大小约孕7+周。

  中医诊断:早孕

  辨证: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早孕

  治法:补肾健脾安胎

  嘱不适随诊,按期产检。

  【按语】

  本患者是因为原发性不孕来就诊。原发性不孕是指有性生活的女性,在没有过任何妊娠或流产情况下,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没有怀孕,原发性不孕症率发病率3-5%。导致原发性不孕因素很多,有男方因素也有女方因素,女方因素有: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宫颈因素、阴道因素等。男方因素有:精液异常,性功能异常,免疫因素等。

  本患者未避孕3年未孕,月经周期稍长,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血瘀证,故予当归芍药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中重用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还可利小便,《神农本草经》云“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当归助芍药补养肝血,川芎行血中之气,三药为“血分药”,共用以调肝。泽泻用量亦较重,功在渗利湿浊,白术、茯苓健脾除湿,三药为“气分药”,合用以治脾。全方调肝养血,健脾利湿,是肝脾两调、血水同治之方,具有健脾利湿、养血疏肝及活血利水之多种功效,凡符合肝郁脾虚、血滞湿阻之肝脾不调的妇科疾病均可应用。初诊时为卵泡期,故加用山萸肉、山药、熟地补肾养精促卵泡发育,重用巴戟天温润填精,于阳中求阴。排卵期加用益母草、川牛膝、丹参、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之品促卵泡排出。因患者久婚不孕,肝郁气滞血瘀,故月经期因势利导,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温经化瘀通络治疗。经净后继续予周期疗法调经助孕治疗。

  同时,该患者婚久不孕考虑与男方精液活力欠佳亦有关系,故给予夫妻同调。男方辨证属下焦湿热,故予萆薢、黄柏、车前子补肾清热利湿,分清化浊。茯苓、苍术、莲子、石菖蒲健脾祛湿,水蛭、地龙、丹参活血化瘀通络,使下焦湿浊淤滞之证得解,男精得壮,女经得调,故能摄精成孕。

  【思辨解惑】

  [学生] 请教老师,男方治疗的处方中用萆薢有何用意? 

  [老师] 萆薢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患者配偶曾数次查精液常规提示精子活力欠佳,精索静脉曲张,方中萆薢可祛风除湿、利湿分清、化阴助阳、壮骨健步,并入阳明经祛湿利浊,走厥阴经助阳通经。在男科病的治疗中,萆薢既可祛风除湿以治阴汗,又可利湿分清以治精浊且能化阴助阳之效以疗房劳,可谓“一药多用”。



  (刘新玉整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