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进入关怀版
背景图
首页 > 医疗特色 > 重点专科 > 中医妇科 > 王俊玲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特色病案

中医妇科

验案二十一:原发不孕、异常子宫出血

  林某,女,28岁,因“未避孕未孕1年”于2020年07月26日初诊。

  LMP 2020.7.17,平素月经规律,既往月经30天1行,3天干净,量少色淡,体瘦,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心中烦热,孕0。舌红苔黄脉濡。

  辅助检查:男方精液正常,UU阳性已治疗,今日查B超内膜5mm,左侧卵泡13×10mm

  中医诊断:1. 不孕症 2.月经过少

  辨证:肝肾精血不足

  西医诊断:1.不孕症(原发不孕) 2.异常子宫出血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血

  处方:

  中药: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泽泻10g   茯苓10g    

  黄芪10g    党参10g    甘草3g    熟地黄10g  酒萸肉6g   

  山药10g    枸杞子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监测BBT

  二诊:2020年8月2日

  LMP 2020.7.17,第17天,查内膜10mm,左侧卵泡已排,舌淡红苔白脉濡。 

  辨证:肝肾精血不足,脾虚湿阻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血,健脾祛湿

  处方: 

  中药:当归10g    薏苡仁10g  白术10g    泽泻10g   茯苓10g    

  黄芪10g    党参10g    甘草3g    熟地黄10g  酒萸肉6g   

  山药10g    枸杞子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西药:地屈孕酮片,每次10mg, 每日2次,口服,10天。

  三诊:2020年8月16日

  患者现觉牙痛,痤疮加重,色红苔薄黄脉数。查P 6.63ug/L,E2 16pg/ml,HCG 0.2IU/L。

  辨证:胃火夹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

  处方:

  中药:升麻6g   黄连3g   牡丹皮12g   当归10g   地黄10g    

  薏苡仁30g  炒白术10g    连翘10g   赤小豆15g  炙甘草3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四诊:2020年8月26日

  女方病历:

  LMP 2020.8.16,月经第10天,内膜7mm,左侧卵泡13×13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脾虚湿阻

  治法:健脾祛湿

  处方:

  中药:党参10g   茯神1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桔梗6g      

  陈皮6g    炒白扁豆10g  砂仁3g    莲子10g     薏苡仁10g  

  炙甘草3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男方病历:

  男方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不成形,眠差,入睡难。舌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利湿热

       粉萆薢10g   黄柏12g    车前子15g     茯苓10g

       金樱子10g   烫水蛭3g   莲子10g       沙苑子10g 

       丹参10g     甘草3g     广地龙10g     知母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五诊:2020年8月30日

  女方病历:

  月经第14天,内膜10mm,左侧卵泡22×16mm,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滑。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祛瘀

  处方:

  中药: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炒白术10g  泽泻10g     

  茯苓10g    益母草15g   茜草10g   丹参10g    牛膝10g    

  巴戟天30g  炒白扁豆10g

  颗粒剂,3剂,日1剂,分2次冲服。

  男方病历:

  口干口苦减轻,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眠差,入睡难。舌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利湿热

  中药:粉萆薢10g   黄柏12g    车前子15g   茯苓10g  金樱子30g   

  烫水蛭3g    莲子10g    沙苑子10g   丹参10g  甘草3g     

  广地龙10g   知母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六诊:2020年9月2日

  月经第17天,B超示内膜10mm,左侧卵泡已排。舌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肾阴亏虚

  治法:补益肾阴

  处方:二至丸加减

  中药:旱莲草15g  女贞子15g   菟丝子20g   枸杞子10g  桑寄生20g  

  续断10g    制何首乌10g 熟地黄10g   白芍15g    山药10g    

  茯苓10g    党参10g     炒白术15g   炙甘草5g

  西药:地屈孕酮片,每次10mg, 每日2次,口服,10天。

  七诊:2020年9月13日

  停经28天,少量阴道出血,暗红色,无明显腹痛、腰酸,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滑。今日查P 38.69ug/L,E2 178pg/ml,HCG 83.3IU/L。

  中医诊断:1、胎动不安?  2、异位妊娠待排

  辨证:肾虚血瘀

  西医诊断:1、先兆流产? 2、异位妊娠待排

  治法:补肾祛瘀安胎

  处方:

  中药: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6g    白术10g   泽泻10g    

  茯苓10g    黄芩10g    黄芪10g   党参10g    甘草3g     

  桑寄生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定期监测P、E2、HCG,定期B超检查。

  八诊:2020年9月16日

  停经31天,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止,现无明显不适,今日查P  36.01ug/L,E2 185pg/ml,HCG 463.4IU/L,甲功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滑。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祛瘀安胎

  中药: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6g    白术10g   泽泻10g    

  茯苓10g    黄芩10g    黄芪10g   党参10g    甘草3g     

  桑寄生10g

       颗粒剂,7剂,日1剂,分2次冲服。

  九诊:2020年9月23日

  今日查P 31.41ug/L,E2 231pg/ml,HCG 13580IU/L,B超示宫内早孕,可见卵黄囊,孕囊大小11×7mm。

  中医诊断:早孕

  证型:肾虚血瘀

  西医诊断:早孕

  【按语】

  林某,女,28岁,因“未避孕未孕1年”于2020年07月26日初诊。王教授认为该患者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不孕症,肾主生殖,肾精不足,气血不畅,则难以摄精受孕,因此,首诊时采用补肾养血的方剂——养精种玉汤。该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治法必须大补肾水而平肝木,水旺则血旺,血旺则火消,便成水在火上之卦。方用养精种玉汤。”以该方滋补肝肾,填精益血。该患者在王教授治疗下仅2个月即获得妊娠,王教授治疗不孕患者过程中重视夫妻同治,女方肝肾脾同调,周期疗法。

  不孕患者在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的概率也较正常女性大,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原因除染色体异常以外,还与孕妇内分泌功能、免疫系统、子宫缺陷、营养状况、情感因素等密切关联。该病归属为“胎漏”、“胎动不安”范畴,肾主生殖,妊娠之后胎元固与不固与肾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最为密切。但胎漏、胎动不安的发生机制除因肾虚之外,尚有血瘀之标实的复杂病理机制。《妇人大全良方》:“妇女以血为基本”。元气为五脏六腑功能活动和津、血、精液运行的原动力。肾藏精,为元气之所,为气血之根。肾藏精,精生血。肾和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肾和血的变化可导致肾虚血瘀的病机。因此,肾脏的病变将影响他脏和血液的运行[1]。该病临床辨证以肾虚血瘀型为主,多由肾虚、血瘀、血热以及气血亏虚导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故临床治疗应以补肾安胎为主,活血化瘀为辅。

  该病案中,最具王俊玲教授传承思想是患者孕后的中药处方。王教授在患者早孕后给予患者当归散加减预防先兆流产。当归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书中言:“妇人妊娠, 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当归散具有养血清热安胎。该方由当归、黄芩、芍药、川芎、白术组成,本方原为妊娠养血安胎之要剂,妊娠若体弱有热,恐耗血伤胎,服用当归散以养血清热安胎。该方以当归、川芎、芍药养血;白术健脾除湿;黄芩清热;血复湿热去,则胎气自安。

  【思辨解惑】

  [学生甲] 请教老师,现代的医家治疗先兆流产为什么很少使用活血祛瘀药物?

  [老师]  从古至今,活血化瘀安胎法一直备受关注与争议。由于人们对于妊娠期间应用活血药易诱发流产的误解,致使临床医家在安胎时对于活血化瘀之法极其谨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此类药物应用。

  [学生乙] 请教老师,早孕期什么情况可以使用活血化瘀药?

  [老师] 对于妊娠期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活血化瘀药并非禁忌,但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母体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审因用药。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运不畅,新血不生,胎失所养则致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这时候,以中药活血化瘀,则瘀去络通,冲任畅达,胚胎得以滋养,则胎元以固。

  【参考文献】

  [1]周英,叶敦敏.寿胎丸合失笑散治疗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25-29.



                                                        (陈妍整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