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进入关怀版
背景图
首页 > 医疗特色 > 重点专科 > 中医妇科 > 王俊玲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特色病案

中医妇科

验案十四:经期延长

  莫某某,女 ,31岁, 因“经期延长半年”于2020年4月1日初诊。

  患者近半年月经10天方净,第1-3天量多,色淡红,无痛经,腰酸,气短懒言,面色晄白,纳呆,眠可,小便调,大便质稀。既往顺产1孩。LMP2020.3.10。

  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缓弱。

  中医诊断:经期延长

  辨证:气虚证

  西医诊断:月经异常

  治法:健脾益气调经

  处方:

  中药:党参2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桔梗10g  陈皮5g

  莲子10g  山药30g  白扁豆20g  薏苡仁20g砂仁后下5g

  炙甘草1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二诊:2020年4月17日

  LMP2020.4.12,前3天量中,色鲜红,现仍有少许阴道流血,色淡红,无痛经,腰酸,气短稍好转,面色晄白,纳眠可,小便调,大便质稀。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处方:

  中药:党参10g     炒白术10g  炙甘草9g    当 归10g   川芎12g     

  熟地黄10g   白芍10g    鸡血藤30g   枸杞子10g  女贞子10g  

  墨旱莲30 g  茜草10g    仙鹤草20g   黄芪20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三诊:2020年4月21日

  LMP2020.4.12,4-18月经干净。现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无腰酸、腹痛,纳眠可,小便调,大便质稀。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缓。

  辨证: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调经

  处方:

  中药:党参2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桔梗10g  陈皮5g

  莲子10g  山药30g  白扁豆20g  薏苡仁20g砂仁后下5g

  炙甘草1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按语】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月经延长。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中医认为经期延长的因证脉治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 “妇人月水不断者……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故令月水不断也”。后世医家论及此病也各抒己见,《圣济总录》 曰:“女人以冲任二经为经脉之海,……若劳伤经脉,则冲任气虚。冲任既虚,则 不能制其气血,故令月事来而不断也。”陈良甫曰:“妇人月水不断,淋漓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 《准绳》云:“妇人月水不断,淋沥无时……皆令气虚不能摄血。”《女科证治约旨 • 经侯门》提出本病因“气虚血热妄行不摄”。 中医学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井降出入运动而周流 全身,气旺则血足,气和则血调。女子以血为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即是血,气血和调,则经候如常。脾主中气,其气主升,统摄血液,有固摄胞宫之权,脾气健运,血循常道,则血旺经调。如《金匮要略注》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之统摄。”若素体虚弱,或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伤脾,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亏虚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血不循经而渗溢脉外,以致经期延长。正如《沈氏女科辑要校正》 明确指出:“经事延长,淋漓不断,下元无固摄之权,虚象显然”。可见气虚与经期延长关系密切。 本病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诊断要点。辩证依据月经的经量,经色,经质为主,结合患者的全身证候及舌脉综合分析,明辨其在气在血,虚实寒热,以分型论治。中医治疗以病察证究其因,知机晓理明辨析,守方加减要灵活,因人论症施剂量的原则,用固冲调经大法。以经期服药为主,重在缩短经期。周期用药对于治疗经期延长非常重要,平时以调理为主,平时调理采用辨证求因论治的方法,如气虚则以补气养血调经为主。经期则以止血为要,但止血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收涩止血药,而是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少佐止血药,达到缩短经期的目的。

    本患者近半年月经10天方净,第1-3天量多,色淡红,无痛经,腰酸,气短懒言,面色晄白,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缓弱。四诊合参属气虚证: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故经行时间延长,量多;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经色淡而质稀;中气不足,故肢倦神疲,气短懒言;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缓弱,也为气虚之征。患者素体虚弱,劳倦、思虑过度伤脾,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应补气升提,固冲调经。现患者经期已过,以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针对患者气虚的病证加强治疗,予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固冲调经。

     方中党参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肺,补血生津的功效,可以滋养气血生化,气旺能摄血固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增强造血功能作用,对运动系统有耐缺氧、抗疲劳作用。白术味甘、苦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 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等证。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三药为君药,合用可以益气健脾, 兼可除湿。 山药益气补脾固涩,莲子肉补脾涩肠,二药助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白扁豆健脾化湿, 薏苡仁健脾利湿,二药助白术、茯苓健脾除湿,四药共为臣药。 佐以砂仁芳香化湿、行气醒脾,既能助白术、 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除湿之力,又可畅达气机, 使全方补而不滞;桔梗宣利肺气,配伍砂仁能调畅气机,又能增强茯苓、薏苡仁等的利湿之功。三者载药上行入肺,使全方兼有脾肺双补之功,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成补气升提,固冲调经。

  二诊时,患者正值经期来潮,治宜标本兼顾,以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为要。本方药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强健后天,以滋养气血生化,气旺能摄血固经;血即已虚,当宜补之,故予四物汤补血生血,再加大枣补气养血,鸡血藤补血活血调经,枸杞子、女贞子配 熟地黄益精固肾养血,以增强补血生血之力 。气虚者常兼血瘀,四物汤配伍鸡血藤,不仅补血养血,又能祛瘀生新, 促进经血恢复。经血失制,行经时间长,则又需适当收敛, 故予墨旱莲、仙鹤草、茜草育阴收敛止血,兼化瘀以促生新。 现代报道表明,茜草及仙鹤草有收敛止血、凉血化瘀的作用, 能缩短凝血时间,伍用之能止血生新,缩短行经时间,促 进经期的恢复。气血调和,脾肾健旺,则月事以时下。

  三诊时:患者月经经期已经恢复正常,但患者仍神疲乏力、面色面色晄白,气虚之证仍较明显,治病求本,继续予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固冲调经。

  【思辨解惑】

  [学生甲]经期延长如何辨证?

  [老师]本病的辨证以月经的量、色、质变化为主,结合全身证候综合分析。一般经血量多、 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面白,舌淡脉细,多属气虚或脾肾阳虚。经血量少、色鲜红, 质黏稠,形瘦颧红,口干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属阴虚内热。若经血色黯如败酱, 夹杂黏液,阴中灼热,兼见平素带下量多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又多属湿热蕴结。 经血块多而色黯,伴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脉沉弦,多属气滞血瘀证。

  [学生乙]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老师]本病之本在冲任,病位在胞宫,病机为气虚、血热、湿热、血瘀等导致冲任失约,经血失制。上环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主要是因为肝郁化火、肾水亏虚,故治疗宜滋肾养阴、清 热柔肝法。因此,治疗原则重在消除病因,调理冲任。经期尚须注意相应止血药的合理使用,以达缩短经期之目的。



  (王双魁整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