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主要研究者:李胜利、袁鹰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产前诊断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指定的“产前超声培训基地”、“深圳市产前超声诊断会诊中心”、“深圳市远程会诊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南方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培养基地。科室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已经成为设备先进、人才梯度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作风踏实严谨、医德医风高尚的先进科室。
2005年成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产前诊断技术培训基地,2006年起开办至2023年已培养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名优秀合格的产前超声诊断医师。超声科是我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培养科室,重点负责规范化培训产前超声诊断内容。产科、妇科、心脏、腹部、小儿颅脑、骨关节、盆底、小器官、外周血管多普勒血流测定、心功能测定、经直肠、经阴道超声、术中超声及各种介入性超声技术等。超声科门诊量超过40万人次/年,III级产科超声检查人数超过7万人次/年,是辐射全国的产前超声会诊中心,每年转会诊胎儿异常超过8000例,近20年胎儿畸形确诊人数超过20000人,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占比约20%。
科室承担及参与课题多项,包括国家级项目9个,省部级及市级课题14项。连续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一五”至“十四五”课题,其中主持项目“胎儿智能超声标准参考图谱及实时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科研经费支持1831万元。主编专著15部,参编专著15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图谱》由陈竺部长为该书作序,《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为卫生部产前诊断专家组推荐用书,并成为该领域的工具书。已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54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0.693。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十余项,并在产前超声诊断与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多个奖项。
工作室共有人员61人,医师50人、护士5人、技师6人,电脑员7人,第三方电脑员人员6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5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学士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