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进入关怀版
背景图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2024年提高助产实践技能学习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09-29 来源: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为探讨助产领域最新理论和技术,关注产科热点,优化服务模式,规范分娩管理,倡导人文关怀,全面拓展产科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2024年9月19日-22日,我院举办省级继教项目“提高助产实践技能学习班”,省内外230余名学员线下参会,2500余名线上参加。

  

图片

  学习班合影

  

图片图片

吴波副院长致辞                                             陈丽华护士长主持

  项目负责人陈丽华护士长主持开幕式,我院吴波副院长、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讲师耿秀荣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顾春怡主任、我院护理部方映玲副主任等领导及专家出席。

  吴波副院长致辞表示,孕产妇在孕期往往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焦虑,需要的不仅是医疗支持,更渴望获得孕期知识和心理慰藉。因此,孕产妇的需求远不止于分娩本身,需要全周期、全方位关怀与支持。新形势下如何让育龄人口“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是产科人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机遇。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以传播生育文化,建设幸福家庭为服务宗旨,改变服务模式,创新技术,改变理念,持续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深入的健康服务。

  学习班邀请多名国内知名产科及助产专家做学术分享,带来最前沿的助产理念、最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最丰富的临床经验。课程设置涵盖助产基础知识、围产期保健、分娩管理、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产后康复等方面,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确保学员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耿秀荣主任在《需求导向,直击靶点,沉浸式健康科普工作体会——课堂分享:关爱盆底健康》中谈到,要提高助产专业技能必须关口前移,在孕期对孕妇进行沉浸式健康教育,提前开启盆底肌锻炼,体重管理,平衡膳食,适当运动,以促进自然分娩。同时分享了在健康科普工作中如何把握患者需求,直击痛点等内容,对于提高护理人员健康科普能力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顾春怡主任在《产前和产时胎儿健康监测技术》中提出,如何把握胎儿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杜绝不良分娩情况发生,对于提高分娩体验、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授课老师和主持人风采

  学习班还邀请围产期心理健康干预专家谢菲老师带来“围产期创伤性分娩——哀伤护理工作坊”,采用理论授课、个案分享、体验性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员们获得前沿且全面的分娩创伤干预知识和妊娠丢失的支持方式,掌握围产期生育创伤的应对方法,对有过创伤性分娩经历的孕产妇如何进行哀伤护理,帮助其解决妊娠丢失后的心理压力,重建生育信心,最终实现创伤后成长。

  本次学习班进一步提升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内涵,带动全省、全市及周边地区助产专业发展,推进产科专科建设,为母婴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图片

  工作坊合影


附件: